干货来袭 | 王云飞:第二课堂与技能竞赛活动在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5-03-13 15:17

第二课堂与技能竞赛活动

在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的

实践与探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王云飞


简介

王云飞老师现任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中级),担任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竞赛委员会主任。


在2024-2025 机器人工程教育教学研讨会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ROBOTAC年会上,王云飞老师作“第二课堂与技能竞赛活动在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从三个维度阐述了第二课堂与技能竞赛在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案例以及人才培养成效,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与实践参考。

01

第二课堂与技能竞赛在

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的曝光率

在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第二课堂与技能竞赛的曝光率在近年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2022年,申报材料中“竞赛”关键词出现6次,“课堂”关键词出现56次,而“第二课堂”及“社团”关键词的提及次数均为0;2018年,“竞赛”关键词出现3次,“课堂”关键词出现5次,“第二课堂”及“社团”关键词的提及次数同样为0;2014年,“竞赛”关键词出现5次,“课堂”关键词出现53次,“第二课堂”及“社团”关键词的提及次数为1次。


总体而言,从2014年到2022年,课堂教学在教学成果奖申报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技能竞赛的关注度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相比之下,第二课堂与社团活动的曝光率仍然较低,这表明在未来的教学成果奖申报中,我们可以在这一领域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大投入,以提升第二课堂与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和价值,使其成为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以第二课堂及技能竞赛活动为

主要研究内容的教学成果奖

的实践与探索

王老师分享了三个荣获教学成果奖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借助第二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案例分享

基于学生第二课堂的“四层六化四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在职业教育中,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层六化四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第二课堂打造成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练兵场”。

“四层六化四融合”模式具体包括:

四层递进:从基础兴趣培养到专业技能提升,再到创新项目孵化和校企合作实践,构建了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路径。

六化一体:即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基地化、师资队伍双师化、人才培养个性化。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四位融合:学做融合、学赛融合、赛创融合、校企融合。通过这种融合机制,学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无线电协会和机器人科技创新协会为例,这两个社团每年招收新生约500余人,通过举办科技作品展示、趣味实验培训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兴趣。社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从基础实验逐步过渡到复杂项目的研发,最终在全国竞赛中崭露头角。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案例分享

技能竞赛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技能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难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技能竞赛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路径。

学校将竞赛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开发了40余门前沿技术选修课程。例如,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多信号发生器项目转化为选修课内容,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接触到竞赛级别的项目。此外,学校还通过科技社团活动,将竞赛训练转化为社团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

在技能竞赛资源转化过程中,学校建立了“四位联动”机制,即学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通过这种机制,学校不仅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还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例如,无线电协会与郑州地铁徐欣工作室共建的创新合作基地,成功研发了列车速度监控预警系统,目前已在郑东车辆段投入使用。

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案例分享

高职院校科技社团精英匠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科技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无线电协会机器人科技创新协会,已经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名片”。

郑铁通过构建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第二课堂(科技社团)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科技社团精英匠才多路径培养体系,形成多层次精英匠才培养模式,推动“合格+优长”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战略的人才资源保障,形成高职院校科技社团精英匠才“二元”协同、“三维”融通、“四化”一体“234”培养模式

03

第二课堂及技能竞赛活动

人才培养成效

近年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第二课堂和技能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将竞赛成绩与学分认定、奖学金评定挂钩。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师指导竞赛的激励机制,将竞赛指导工作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学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国家一等奖57项、二等奖55项、三等奖74项,省级奖项80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河南省第1位。

这些成绩不仅展示了学校在技能竞赛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学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精神。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证明,第二课堂与技能竞赛活动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四层六化四融合”模式和技能竞赛资源转化路径,学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元能力矩阵

✅ 深化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 激发创新潜能,让每个学生找到专属赛道


END

编辑|carat

校审|蜻蜓执事



中期检查|关于2025年 第二十四届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ROBOTAC赛事 中期检查 的通知


培训回顾|第二十四届全国机器人大赛ROBOTAC
三维数字设计赛技术培训回顾

特约赞助



分享到: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副标题

赛务微信号:ROBOTAC2015         电话:+86 (0)10 82377017         邮箱:robotac@126.com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博
抖音
指导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主办单位: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 支持单位: 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山东广播电视台 组织单位: 北京深蓝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